久久中文网

曾臻书序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南阳作家群”这个名字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了。除了我,还有一批如同周同宾等的全国作家协会会员相当一批的省作协会员和更大批量的市级作协会员。有人说,“在南阳街头,一不小心就会和一位作家擦肩而过”——这固是有些夸张,然而进行一下地域人文比较,确实是此地一幕异样的景观。

它是怎样形成的?谁也说不出个确切的所以然。有说因南阳区域文化形成较早,积淀很深。但我认为,洛阳、开封比南阳“还要深”,却并未出现类似的现象。有人说南阳是个盆地,相对的封闭。但全国大大小小的盆地,比南阳还要封闭的地方有的是,别的“盆地”怎么没有作家群?还有的说,南阳领导层关注文化事业,重视保护作家的创作积极性,这话是有道理,然而转思,哪个地方的领导“不关注”、“不重视”呢。有的地方甚至领导自己就是不错的作家在当,怎么也该有个“群”吧?

想来想去,这些理由都有根据,但都“不完善”。我躺在被窝里有时会想到这一问题,我觉得:首先是有几个热爱创作又爱好交朋友结文缘的,同时又有了相当创作成就的作者密切过从,互相鼓励搞创作,形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兴奋点”,有一个能提供创作者的发表作品的阵地,如果当地的党委和领导有很仔细的注意保护和作养这个“点”,有这么一个小气候,一个适宜作家成长发芽的温室,慢慢地,“蘑菇”就在这气候和温室中生发出来,成了一个“蘑菇群”,也就成了一道景观。

大家多有认为我是南阳作家的领军人物。但我其实在南阳这一群中出道很晚,是年纪老大的“后起之秀”,是宛军的一员客将罢。我只是占了知名度高的一点,人们想当然的就那么认知了我。

送来的书稿请我写序的曾臻,她就是“宛军”的元老。她年纪比我小,小出几乎一个辈次。然而我的文学作品处女作发出是1986年,比她要迟得多,我真正要叫她一声“师姐”才对。

这个“军”真正的创始人,由小到大的奋战带头者,是乔典运,余者还有孙幼才,周熠、周同宾、廖华歌、马本德、兰建堂、秦俊行者……这些人创造了形成宛军的熵,他们的成就造就了他们的声名,现在也是显赫的。

但曾臻不是显赫的作家。她在宛军花丛中自在开放,随缘就分任从春荣秋谢的一丛小花,带着野性的芬芳,在门窗外无意识地飘散着自己的馨香。

我认识曾臻,是通过老乔的介绍。时间记不很清楚了,大约是七八年的秋天罢。乔老爷(我们都这样称乔典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鬼医狂妃 九州·缥缈录3·天下名将 男配只想做工具人 六本书的主角都觊觎豪门老男人 浩气天魔 惊!暴露盛世美颜后被病娇强制了 只爱陌生人